慈溪文明网首页>特色报道

三北儿女多奇志 敌后抗日书华章

来源:慈溪文明网 发表时间:2021-03-31
字体 [][打印][关闭] 

    奋斗百年路  启航新征程——慈溪红色印记系列报道      

    走进位于滨海经济开发区的三北敌后抗日根据地纪念馆,映入眼帘的就是一幅锻铜浮雕画:波涛汹涌,一艘小船载着革命志士南渡杭州湾;山中林间,革命武装力量与日军展开斗争;茅房草舍,军民一家共话融融鱼水情;党徽闪闪,白鸽振翅,青松常翠……寥寥几个画面,就勾勒出了三北敌后抗日波澜壮阔的烽火岁月。

图为市民在三北敌后抗日根据地纪念馆参观。(摄影 王烨江)

  1941年,浙东沦陷,水深火热之际,毛泽东电示要求在浙东“可以发动广大的游击战争”,称浙东“大有发展前途”,“有单独成立战略单位之必要”。从1941年5月开始,浦东工委陆续派出7批队伍共计900多人南渡杭州湾,奔赴三北。这些部队是开辟浙东敌后抗日根据地的骨干力量,也是以后新四军浙东游击纵队建制的基础。

  1941年6月18日,刚到三北不久的浦东武装打响了浙东敌后抗战第一枪——相公殿战斗,毙伤日军16名。相公殿战斗是浦东部队到达浙东后与日军的第一战,也是三北沦陷后日军遭受的第一次打击,鼓舞了三北人民抗战信心,为创建浙东抗日根据地拉开序幕。而随着谭启龙、何克希等一批党军政文重要干部南下,三北的敌后抗日形势取得了更大突破:1942年7月,中共浙东区委在宓大昌大屋成立,从此浙东地区有了一个统一的领导核心;随后,三北总办事处成立;8月,三北游击司令部在鸣鹤金仙寺成立,统一整编浙东部队,成为巩固三北并向四明山、会稽山发展的基本力量。浙东区党委、三北游击司令部和三北总办事处的成立,标志着以三北为中心的浙东敌后抗日根据地初步形成。至此,三北地区不仅轰轰烈烈开展起了抗日武装斗争,还成为兴办报社、后方医院、被服厂等的稳固后方,为浙东抗战立下了不朽的功勋。

  三北敌后抗战的历史中,龙山人民留下了浓墨重彩的印记。凤湖中学被誉为“革命熔炉”,培养了一批进步青年;庄黄医院救治了不少革命战士,还向三五支队输送了医护力量;桃花岭战斗重击日军,使浙东纵队化险为夷,为日后的发展壮大保存了革命实力……这其中,还涌现出了不少军民一心、血肉相连的感人故事。1945年9月,新四军浙东游击纵队准备北撤时,遭遇围攻袭击。太平闸村村民冒着危险,将24名伤员隐蔽在海边闸屋,其中5名伤员不治而亡,后被埋葬在海塘上,另外19名伤员经过村民的精心照顾,或被分批送往浦东,或疏散至三北各地。

  这些往事,如今都浓缩在了三北敌后抗日根据地纪念馆中。

  2012年建成的纪念馆,共分为侵华铁证、抗日救亡、战略决策、红色通道、开辟三北、海上门户、抗日前哨、红色基地、鱼水情深等篇章,通过展板图文、模型展示、实物展出、视频音频等方式,生动地再现了这段波澜壮阔的历史,成为我市东部展示三北敌后抗日岁月的重要平台。

  以革命精神为引领,近年来,龙山镇用好三北敌后抗日根据地纪念馆这个平台,推动“红色plus”做大做强。一方面,将纪念馆与党群服务中心合建,开设“红色讲堂”,组织预备党员培训、职工入职培训、村干部培训、入学红色第一课等活动,吸引青年、学生、企业职工等群体将党史抗战史学习与党员志愿服务相结合;另一方面,整合宣讲资源,组建伏龙青年宣讲团、红色巾帼宣讲团、银龄宣讲团、红娃娃宣讲团、乡音宣讲团等,开展“学党史、守初心、铸党魂”巡讲活动,还组织专职讲解员“走出去”,推动党史进机关、进农村、进社区、进学校、进企业。此外,发挥好爱国主义教育基地、青少年校外教育基地的作用,开展青少年红色研学教育等活动,以生动的方式传承红色精神。

  硝烟散去,万象更新。今天的三北大地,发展蒸蒸日上,人民安居乐业,正书写着属于新时代的全新故事!

相关报道:
责任编辑:俞烃

慈溪市精神文明建设委员会办公室主办
慈溪文明网  ©版权所有 技术支持:慈溪新闻网 
京ICP备第030140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号 1012010003