市开发小学:“融美德育”助力每个孩子善美善行

来源:慈溪文明网 发表时间:2023-10-17
字体 [][打印][关闭] 

  市开发小学是2022年8月由原开发小学和原白沙学校“民转公”后,合并而成的一所公办义务段小学。学校现有开发、文蔚两个校区,48个教学班,1905名学生,114名教师。学校始终坚守“为党育人、为国育才”的初心使命,紧紧围绕“立德树人”根本任务,坚持“融和”文化核心,努力成为城区新市民满意、有一定社会知名度的学校。

  学校在传承原有校园特色文化的基础上,十分注重德育,是慈溪市首批德育品牌培育对象。学校德育在“融和”文化核心引领下,依循儿童身心发展规律,以引导学生美德养成为目标,围绕“学美”“体美”“践美”三方面,通过整合学科德育资源、加强多彩行为体验、开展三维公益实践,拓宽“学美”广度、润泽“体美”深度、涵养“践美”厚度,探索形成纵横交织的“三美合力”融美德育新策略,使学生在润物无声中丰富认知、萌发情感、产生行动,将学生培育成为善学求美、善行尚美、善德至美的全面发展融美少年。

  横向融合

  整合学科德育资源  拓宽“学美”广度

  学校充分利用校本课程、拓展课程、综合实践课堂,学科间横向融合,深入挖掘学科中隐含的德育因素,采用“定人引导、定时研讨、定点展示”的策略,学科间横向打通,精选教学内容,精心设计每堂课,把相关的德育元素融入其中,深入拓宽“学美”的广度。

  定人引导、系统梳理,厘清德育目标“关键点”。每学期末,学校德育线均会牵头连同业务线,举行一次学科教研大组长“圆桌派”论坛,共同盘点下学期涉及的传统节日、国庆节、劳动节等德育元素,并以《浙江省中小学学科德育指导纲要》为指南,围绕“整合目标、优化过程、充实内容、丰富形式”四大版块,进行头脑风暴,达成共识。每学期初,学校指派专门的德育导师对全体教师进行引导,结合学生德育的阶段发展特征,发动各学科教师挖掘学科德育元素,厘清学科德育目标的关键点。例如,在国庆节到来之际,美术教师讲解节日由来和重要意义,利用网络美术馆,组织学生实地参观展览,让学生以儿童视角描绘心中的节日场景;在语文老师的指导下,学生通过诵读、写诗等方式,开展“我为祖国献首诗”活动,吟诗作赋献礼祖国;音乐课教师以“我为祖国献支歌”等形式,激发学生的家国情怀,增强审美能力。

  定时研讨、集思广益,聚焦达成“共识点”。各学科结合学校学年德育计划和各学科学期计划,开展“每周一次学段备课、每月一次跨学科研修、每学期一次校内主题式研讨”等活动,甄选有价值的主题,精心设计深度研讨活动。例如,在推进24字核心价值观教育活动中,开展以“诚信、友善”的主题活动,如在《“元、角、分”认识》一课中,通过创设商场购物开展跨学科研修,对症施策,最终达成教学目标;创设集市买卖情境,学生通过扮演商家、顾客,解决找错钱、算错账等矛盾点,获得解决问题的能力,又养成诚实守信、严谨认真的美德。

  定点展示、动态关注,聚焦德育实施“着力点”。定点展示,根据三个时间点,开展“期初样板教室展示、期中动态校园分享、期末成果社会分享”。期初为样板展示。各学科利用寒假组织学生开展主题式学习,如四年级下语文《第三单元作文:我的调查报告》与科学相融合,在《慈溪围垦文化由来》探究中,教师先给予一定框架的学习单,引导学生通过学伴组交流研学,形成调查报告;教师还会精选优秀成果,供学习借鉴。期中为过程性展示。如三月初的“播种节”到五月的“自主节”,学生会在全校师生面前进行劳动成果展示、技能比拼,在实践中提升自主实践能力。期末为成果分享汇报展示。如跳蚤市场也是学生展示成果的形式之一,学生自主“叫卖”、分享美术、泥塑、剪纸等成果,并将获得款项捐给身边困境同学,将德育目标有效落地。

  纵向贯通

  加强多彩行为体验  润泽“体美”深度

  学校编制了一至六年级的《开发“融美”学子自主实践训练手册》,从时间的维度出发,梳理了各年级学生的生活指南,并结合主题教育细化分解,做到德育的纵向贯通。

  搭建平台,唤醒个体“多彩”。每周一上午第一节课是学校的“爱国主义课程”,学校通过师生结合时事的国旗下讲话,培养学生热爱党、热爱国家的品质,通过师生同讲德育小故事,展现身边一个个具有热爱集体、关心他人、勤奋努力等品质的优秀榜样,引领学生美德的养成。学校还充分发挥了自主实践课程的育人作用,如《“我是护卫小能手”,校园常保洁》,促使学生时刻做好卫生保洁,人人争当护卫小能手;《“我的教室,我做主”,教室最靓丽》,学生自己动手,让每堵墙说话,让有限的空间变无限的教育资源;《“我的家庭,我当家”,家庭最温馨》,学生懂得关爱家人,争做谦虚礼貌、热爱生活的好孩子。

  创设主题,凝聚集体“光彩”。结合学生身心发展规律,精心设计专题,如“文明守纪”“诚实守信”“自信自强”“科技环保”“多才多艺”等主题,从外力推动促内力转化,达成知行合一,并将品行好、魅力强的学生推荐为“融美五星”少年。学校还以“融美卡”进行激励性梯级评价,设置“蓝卡(基础卡)、绿卡(中级卡)、红卡(高级卡)”共三种融美少年卡激励学生,逐月推进评比。同时,在每月横向评比的基础上,还进行个体纵向比较,对有进步的学生进行表彰。每月两校区学生“争卡夺优”,校长还会一一为他们颁奖,榜样激励推动集体向美生长。

  全员设岗,体验生活“精彩”。学校推出“全员设岗”育人模式,人人都有岗位,人人参与管理,人人都是学校的小主人。对学生而言,通过小岗位服务,不仅增强了主人翁意识、团队合作意识,更收获了“人人为我,我为人人”的使命感和光荣感。“给我一个岗位,还你一份惊喜”已成为开发学子们的行动口号。

  家校社联动

  开展三维公益实践  涵养“践美”厚度

  学校结合拓展实践课程,从“我与他人、我与社会、我与自然”三个维度,开展“亲近自然、热爱生活、关爱生命”的公益实践,延伸拓展“践美”的厚度。

  拉近“我与他人”的距离,开展关爱特殊群体实践活动。学校联合家庭开展关爱他人实践活动,如走访空巢老人家庭、失独家庭、特殊学校等,学生自制激励卡、敬老卡、感恩卡,给予他人力所能及的生活照料、出行协助、情感关怀等志愿服务,进而培养学生尊重长辈、关爱体谅他人等良好品质。

  拉近“我与社会”的距离,开展“我是城市小卫士”实践活动。学校定期联合“社区共建单位”,在社区中开设共享单车小管家、街道小居委等岗位,开展爱心义卖、大手牵小手、苗苗护卫岗等活动,组织学生走进邻里发放环境保护宣传单,宣传垃圾分类知识,培育生态文明理念;培育学生责任担当意识,塑造美好心灵。

  拉近“我与自然”的距离,开展关爱“一草一木、一山一水”实践活动。在植绿护绿活动中,学伴组走进森林公园、上林坊、大塘河等地,探索植物生长规律,撰写自然笔记,更添对生命的关爱;结合“3·12”植树节,组织植树专题活动,高年级同学参加“我为校园添棵树”,低年级同学参加“我是护种小使者”,利用学生的身边一米,培养学生环保意识。

  开发小学以不懈实践证明,通过实施“三美合力”融美德育新策略,校内师生言美、行美、德美蔚然成风,多名学生在市“新时代好少年”“三好学生”等德育类评比中获奖;学校的社会美誉度也进一步得到提升,多项活动被各级各类媒体聚焦报道。在今后的发展中,学校将继续以“融美德育”为重点,努力让每个开发学子成为有理想、有学识、有担当的时代新人,在强国建设、民族复兴的新征程上贡献开发的力量、绽放时代的光彩。(慈溪日报)

相关报道:
责任编辑:俞 烃